国内炒股配资开户_炒股杠杆平台_炒股杠杆真实操作

英国人眼里的民国上海,街市繁华,小吃诱人,拍摄于1934年前后


发布日期:2024-02-06 05:48    点击次数:56

保罗·赫夫特(Herbert Paul)是一名英国人,他曾于1933年5月24日来到上海,就职于一家叫做格莱特的律师事务所,后于1935年5月31日离开回国,在此期间,他用相机记录下了当时在上海看到的一些影像,在其镜头中,出现了不少为谋生而打拼的百姓身影,非常难得。

1933年的上海外滩的景象,图中的沙逊大厦和海关大楼等高楼都是刚刚建成不久的新建筑,造型各异,宏伟壮观,各具特色,这里也因此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。

在外白渡桥南侧看到的景象。图中的外白渡桥建成于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,全钢铁结构,从建成伊始便成为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
拉着装满板条箱板车的几名男子,皮肤因常年的风吹日晒变得黝黑,这是当年上海滩最典型的码头工人形象。

几名缝穷的妇女坐在马路边上等活,她们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单身的苦力,而开工所需要的材料也非常简单,一根针、一卷棉线,外加一些碎布头。

坐在竹椅子上的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先生,面前放着纸笔,他所做的工作的是替人写书信。在他旁边有不少工人,这些靠体力吃饭的年轻人多不识字,是他的主要服务对象。没有活的时候,老者悠闲地喝着茶。

这张照片被拍摄者命名为“街头儿童游乐场”,说明木盒子里放着的应该是一种儿童比较喜欢的游戏类玩具,还有可能会带一点博彩性质。从穿着打扮上看,照片中这个被吸引的男孩显然是一个富家少爷。

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小贩,所售卖的是上海当地有名的小吃:豆腐干。在码头附近,一名穿着长袍的男子正在购买,站在街边随买随吃,非常方便。

“吃着没有闻着香”,大概是对烤红薯这个东西最好的诠释,虽然如此,也不失是一种物美价廉的穷人美食。上海人不叫“烤红薯”,而称之为“烘山芋” ,买的时候必须要那种烫手的,需要来回倒手才能拿在手里,据说只有这样吃才会更香。

上海街头的馄饨挑子,一口坐在炉子上的铁锅正冒着热气。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拿着瓷碗准备买一些回去给孩子吃,小贩低着头正在数钱。

苏州河上的一个水上人家,妻子负责撑船,丈夫正用捞网从水中捕鱼。他们的三个孩子坐在船舱里等待起网的收获,锅子已经支起来,就等着有鱼下锅了。

一名刚刚在船头吃完午饭男子,少了一颗门牙。有意思的是,在他旁边,放着袜子和皮鞋,可能是因为上岸办事不得不这么打扮,此时的他将裤管挽起老高,一边揉着因穿皮鞋而挤痛的脚。

上海郊区的乡村风景,村口的小溪上架着一座平板石桥,茅草屋、竹篱笆,一片静谧的田园风光。

一名当地女子正坐在门前纺线,面前摆放的是一架老式的手摇纺线车。纺线车是从前农村家庭必备的一种工具,妇女们通过辛勤的劳动,换一些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。

扛着?头前往田间劳动的一名男子,?头把上还挑着一只木桶,木桶的长柄是竹子制成的,非常原生态。

在海边用扳网捕鱼的一名男子正在起网,网很大,男子背着的鱼篓很小,说明这种捕鱼方式的收获并不多。

更多上海滩老照片,敬请观看下方的《上海老照片合集》!

保罗·赫夫特格莱特上海男子白渡桥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